科技一线 69天“光速”研发的背后 是核心零部件超90%的“成都造”
研发出一台人形机器人,需要多长时间?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69天。这是成都企业的速度,更是成都机器人产业冲刺全国具身智能产业场景创新应用高地展示出的“成都速度”。
为什么需要这么快?为什么可以如此快?当全球人形机器人从2024技术爆发元年跨入2025量产元年,科技竞赛态势之下,谁能率先攻克技术壁垒,谁能最快跑通应用场景,事关在这一未来产业中的能级与位次。从成都出发的具身科技怎么做到的?现在正在做什么?

与时间赛跑
“成都造”人形机器人急速迭代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具身科技,有一片没有遮挡的开放式研发区域。这里更像一间实验室:林林总总的零部件摆满各处,2台“天行者1号”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居中站立,部分面板已卸下,露出身体内部精密的机体构造。数台处于调试间隙的“灵瞳”四足机器狗乖巧地趴在地面,另一台体形更大的巡检机器狗正四处“溜达”进行功能测试。
机械腿抬起落下,有力敲击地面,像是擂起了“战鼓”,给安静的研发区平添了一分紧张的氛围。时间已是正午,工位上还有不少研发人员值守在电脑前,忙着技术优化、技术验证和问题针对性解决。办公区最显眼位置,一块磁性黑板刻意用红色字体标注出迭代人形机器人的发布倒计时。
此时,距离2024年12月16日“天行者一号”的线上发布仅仅过去了4个多月。“天行者一号”的面世颇有些石破天惊,它是四川首台全尺寸、直立行走的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夺得全自主研发高鲁棒性运动控制算法、高紧凑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核心技术桂冠。此刻,迭代产品正向更艰深的技术领域发起挑战。
时间,时间,还是时间。奔跑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的具身科技,自知起步较晚,自成立之初便和时间较上了劲。“全员加班加点,供应商24小时协助,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深夜。”具身科技宣传部部长程卿苗回忆起初代诞生的那69天时,多次用到“主动”一词。没有现成的本体图纸,主动自己画;算法运行出现BUG,主动加班解决;适用场景讨论遇到瓶颈,主动加“会”头脑风暴……具身科技研发团队个个像“拼命三郎”。
奋进过程中,企业的感受是,成都“硬核”的产业土壤、人才储备和政策包容度,能够碰撞出与北上广杭等地区不同的火花,缩短“成都造”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到人们生活的距离。
产业生态雨林
创新“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实际上,这是参与人形机器人这场科技竞赛的成都科创企业当下最为普遍的状态。哪怕是已经手握“小脑”与“本体”两大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优势的具身科技也时刻谨记时不我待。
这个行业的技术迭代,以“天”为计算单位。从技术端来看,国内外企业加码提速抢占潮头。国内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持续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加入具身智能研发。在海外,Figure、1X等公司推出新产品,竞争态势明显。

企业如此,城市亦然。国家层面,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具身智能”,明确将其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之一。地方层面,北京在2025年3月宣布投资千亿元培育具身智能产业,浙江、广东等地出台相关政策,深圳、杭州发布产业发展计划。
在程卿苗看来,成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布局与谋划不仅仅指明一个方向那么简单。具身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天行者一号”贡献出一个数据: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90%,这从侧面反映出城市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整合上的实效。产业有聚才有链,解决了企业产业配套,成都再将产业服务下沉,千方百计让企业腾出手脚专注研发。
具体怎么做?成都市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推进专班场景组负责人介绍,成都全面开放真实应用场景,“一月一主题”组织用户与企业开展机器人产品供需对接,动态发布一批“机器人+”机会清单,“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迭代”一批高科技高质量产品,全力建设机器人“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产业生态雨林。
“几乎每周都有供需对接会,我们的诉求一经提出都能得到快速回应。” 程卿苗介绍,现有专班专人联系企业了解研发进展和需求,她形容为“全方位陪跑”。以人形机器人最为重要的场景落地为例,政府牵线搭桥,为成都机器人企业协调请来一批应用场景落地目标单位与企业。“天行者一号”之外,迭代人形机器人将深入工业、农业及服务业等企业,变现不少科幻电影里出现过的未来场景。
企业与城市同成长。从具身科技争分夺秒的“研发日程表”来看,企业正与川机集团联合研发一体化关节,同时加快自研运控算法的升级,核心定位是“人形机器人本地主机厂”,形成“硬科技+强供应链”差异化竞争力。“以成都为核心实现川内资源深度耦合,借力本地智能制造产线快速完成机器人量产中试验证。”这意味着,未来一大批“低成本高可靠”的人形机器人将带着“成都造”的亮眼标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成都日报
光迅科技:左手造“光速引擎”,右手给外星人发微信的狠角色

光迅科技的江湖传说,大概可以用别人还在用蜡烛照明,它已经用激光给地球织毛衣来概括。
这家1976年诞生于武汉邮电部固体器件研究所的企业,从最初捣鼓“用光传信息”的黑科技,到如今在全球光通信领域稳坐第四把交椅。甚至让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靠它的800G光模块实现“嘴速”与“腿速”同步,整个过程堪称一部“追光少年”逆袭成“光电狂魔”的热血剧本。

光迅科技的技术逆袭
首先得从它“既要造灯泡,还要种菜园”的全产业链布局说起。
当其他厂商还在为“缺芯”焦头烂额时,光迅已经打通了从光芯片研发到光模块量产的垂直链条,中低端芯片自给率90%,高端25G芯片也能自产70%,相当于从种水稻到蒸米饭全包,连酱油都自己酿。
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模式,让它能在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中稳居第五,成为唯一持续上榜的中国选手。更绝的是,当同行还在800G赛道卷生卷死时,光迅已经悄悄把1.6T光模块送去客户那里“试吃”,甚至在2025年OFC大会上秀出搭载5nm DSP得1.6T OSFP-XD模块,直接把数据中心互连距离拉到20公里,让业界直呼“这是给光速装上了导航系统”。

别看光迅现在风光,早年它可是个“技术宅”
为了在米粒大小的光芯片上绣出《清明上河图》,光迅每年砸销售额12%搞研发,三年烧掉20亿,硬生生把分布式光纤传感距离从2021年的100公里卷到2023年的208公里,让光纤变身能感知地震、管道泄漏的“超级神经”。
这种“不成功便成梗”的狠劲,让它累计拿下2470项专利,牵头制定240多项行业标准,连激光雷达的光源和星际通信的器件都顺手搞定了,活脱脱一个技术海王。

商业战场上,光迅更是把“既要硬核又要会玩”演绎得淋漓尽致
靠着自研芯片的成本优势,它把800G模块价格压得比同行低10%-15%,逼得国际大厂连夜改报价单;生产线玩起“川剧变脸”,今天产400G光模块,明天切激光雷达器件,柔性制造能力让年产能飙到光芯片30万只/日、光模块8万只/日;还抱紧字节跳动、思科等大佬大腿,光是“豆包”带来的日活900万用户,就够它订单排到明年。
不过这位“价格屠夫”也有甜蜜烦恼,23.7%的毛利率比行业龙头低一截,存货和应收账款还像滚雪球,但看看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4%、净利润涨12%的成绩单,再加上给985名骨干发股票激励的“鸡血操作”,显然是铁了心要“卷”到地老天荒。

展望未来,光迅的野心早已突破大气层
东湖的绿色智慧工厂瞄准百亿产值,硅光和LPO技术蓄势待发,甚至盘算着用“星际光通信”给外星人发微信。
有人说它“技术强但商业不够骚”,可当别人还在追赶1.6T时,光迅实验室里说不定已在测试“2.0T涡轮增压版”。
毕竟在光电江湖,活得久才是真王者,而这位“追光老炮”用四十多年证明:只要光子跑得够快,烦恼就追不上来。

相关问答
人类能造出光速飞船吗?到什么样的科技才能造出来呢?
答:目前人类的技术,还远远无法把宏观物体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光速是宇宙中物体运行的最高速度,大约30万公里每秒,百分之一光速就3000公里每秒。目前人类...
未来科技发展也许会利用黑洞的弹弓效应把飞船加速到接近光速,你觉得有可能吗?
利用黑洞首先人类科技达到水平还需要了解黑洞的结构才可预判怎样利用,以目前的科技或许对地球产生的龙卷风代入式分析下,例如龙卷风是旋转时刮起地面一切的东...
近似光速,我们的科技还无法达到仔细观测ufo的境界.】作业帮
[最佳回答]确切的说,UFO肯定存在,而且"它的速度可以达到近似光速"而不是一直是近似光速既然拥有速度都可以近似光速的科技,不让人类发现其实是很轻松的事情.甚...
人类超越光速后,会有哪些突破性科技进步?
人类一旦突破光速这个就是科技可以一个质的飞跃,所有的逻辑、定律、哲学、经验都是可以打破,超越光速飞行器的长度将会是负数,等于光速的时候飞行器的长度是零...
光速限制在30万公里每秒是不是高等文明对我们的一种科技锁定?
应该是受宇宙引力及波等介质的影响而限制了光速吧,应该有不受宇宙中介质等影响超越光速的物质,利用宇宙介质实现瞬间转移,或许此介质能穿越多维空间,也许高等...
1/10光速飞船,一个人来到类似于夏朝文明的新地球,你打算怎样去生存和发展科技?
地球现代科技不过200多年,便超越过去5000年代发展,而近50年更是突飞猛进,技术的发展是呈极数级别的加速度发展的。而人类的大脑进化,在5000年内并没有太大的...
以人类现有的科技,可不可以将一个宏观物体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呢?
答:目前的技术,还没有能把宏观物体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也就是3000千米/秒的装置。不过目前的技术水平,应该是有能力建造这种设备的,比如建造超级电磁炮。...
科技足够发达时,能改变规律吗?(光速类)?
科技是一把双双刃剑,有利有弊,我相信会改变规律的。好比现在的支付方式,就不像以前那样必须出门带现金出门,买东西必须当面支付,现在只要带着手机,开通网银...
以现在的科技,人类能把物体加速到比光速快吗?
谢邀。本题与#求证光速不变原理#是等效命题。狭义相对论说光速不变是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的一个臆断,缺乏深层机制的理论解释。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一,对公式...
人类能否达到超光速科技水平,要达到需多少年?-132****217...
不可能,谢谢。速度的产生需要动力,目前常见的高速运转模式都是后推反作用力的“喷气式”,你仔细想下,你至少喷出去的物质速度超过了光速,你本身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