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学校举办《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推进会暨科技期刊学术建设研讨会

用户投稿 6 0

学校举办《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推进会暨科技期刊学术建设研讨会

4月22日,《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推进会暨科技期刊学术建设研讨会在江南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主办,《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编辑部承办。

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堵国成教授,主编徐岩教授,执行主编刘龙教授,编委会成员倪晔教授、饶志明教授、聂尧教授,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社冯侃訚博士,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STM)中国顾问颜帅编审,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编审,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任延刚教授,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志强编审,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主任丁佐奇教授等出席会议,会议共吸引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先后由徐岩教授和聂尧教授主持。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学校举办《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推进会暨科技期刊学术建设研讨会

开幕式上,堵国成首先代表江南大学对莅临的全体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科技期刊是学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他肯定了期刊建设的成效,并对期刊提出进一步期待,祝愿期刊早日跻身世界一流期刊行列。

刘龙对《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涵盖了期刊发展历程、发展举措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他肯定了编委会成员为期刊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分享了期刊在组约稿件、编辑团队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分析了目前期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应举措。

冯侃訚分享了《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期刊数据,从期刊稿件来源、出版流程、国际宣传等角度分析了期刊未来建设方向。她强调了推动期刊国际化运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升稿件质量,招募编委人选的相关建议。

学术报告环节,颜帅以“创新学术交流 维护科研诚信”为题,介绍了科技出版领域最新趋势以及科研诚信制度建设进展。张铁明聚焦“从卓越计划二期看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介绍了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的促进作用。任延刚分享了“整合高端学术资源 搭建顶级期刊平台——英文期刊办刊经验分享”,以自身经验为基础分享了英文期刊稿源争取、人才培养、国际宣传等办刊经验。刘志强详细介绍了“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实践”,分析了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内涵与发展路径。丁佐奇作“一流期刊与一流学科互融共生研究”报告,指出一流期刊对一流学科的推动作用,介绍了期刊与学科的协同发展策略。

与会专家围绕“以高质量期刊建设推进一流学科发展”的主题,对《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探讨了期刊高质量建设的规范化、国际化路径,并提出了扩充编辑团队、举办学术会议、提高论文质量,增强国际宣传等建议,体现了各位专家对期刊发展的大力支持。

《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是江南大学主办的国际期刊,期刊旨在为工业微生物和生物制造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提供国际化交流平台。期刊年刊文量100篇,已入选ESCI,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目前实时CiteScore为6.0。下一步,期刊将继续坚持办刊宗旨,持续提升期刊品质,着力打造工业微生物和生物制造领域国际一流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学校举办《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推进会暨科技期刊学术建设研讨会

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堵国成教授致辞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学校举办《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推进会暨科技期刊学术建设研讨会

《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主编徐岩教授主持会议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学校举办《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推进会暨科技期刊学术建设研讨会

会议现场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学校举办《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推进会暨科技期刊学术建设研讨会

会议合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关于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研究及期刊出版中应用的普遍和深入,为规范论文写作和评审过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的使用,维护科研诚信,防范学术不端,确保科研过程和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及透明性,依据《学术出版中 AIGC 使用边界指南》和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关于生物医学期刊论文的新建议等相关规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于2025年1月发布了“《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关于在论文写作和评审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关规定》。在此规定的基础,《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同时规范编辑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范。

1.投稿环节:

(1)在投稿平台作者投稿时提醒作者对是否在准备稿件时使用AIGC情况需进行充分、正确的披露和声明。投稿作者须出具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相关情况的书面说明,并签署作者承诺书,详细列出所用工具的名称、开发者、版本等信息,工具在论文撰写中的用途及生成内容的具体位置,使用记录包括原始提示词与生成输出的对照记录等,同时说明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交叉验证的情况,以及是否取得第三方许可并致谢说明等。

(2)审稿编辑需利用“腾云AI编辑助手”平台在送外审前、作者返修后、采用前对稿件进行3次或以上AIGC检测。

(3)报告中AI特征值=AI特征字符数 / 总字符数;红色代表AI特征显著部分,计入AI特征字符数;棕色代表AI特征疑似部分,未计入AI特征字符数;

(4)检测结果最终判定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时,需结合编辑人工复核、作者反馈以及具体学术政策的综合应用进行审慎判断。

(5)采用前文章AI特征值不超过15%,文章可以采用。超过次标准作者需要相关降低,否则不能够被采用。

(6)若作者从AIGC中提取新生成的文本作为稿件内容而未进行明确披露和声明,将被视为抄袭行为。一经查实,本刊将对稿件作退稿或撤稿处理;情节严重者,将列入作者学术失信名单,两年内禁止作者向期刊投稿;如作者是期刊审稿人,同时禁止其参与审稿工作。

2.审稿环节:

(1)在审稿平台作者投稿时提醒审稿人禁止将稿件上传到ChatGPT、Deepseek等AI公共大语言模型平台。本刊禁止审稿人在评估稿件或撰写审稿人意见的过程中使用AI技术。

(2)审稿人可以使用AI优化评审报告语言,但应在提交评审报告时做出明确声明。审稿编辑将对审稿人提交的外审意见进行AIGC检测。

(3)若审稿人将稿件上传到AI公共大语言模型平台,一经查实,本刊将向审稿人发出正式警告,立即取消该审稿人的审稿资格,不再将其纳入期刊的审稿专家库;情节严重的将对其违规行为在期刊官网进行通报,同时禁止该审稿人2 年不得向本刊投稿。

(4)如果作者或期刊因审稿人的泄密行为遭受了损失,有权要求审稿人就其侵犯著作权、侵犯审稿保密协议和侵犯商业秘密进行经济赔偿。

3.编辑环节:

(1)对AI特征值高而作者认为没有借助AI工具的稿件,编辑需询问作者稿件写作具体细节,包括写作思路的形成过程、论文版本写作记录、原始数据材料等。如果作者无法提供这些素材或者提供的素材与稿件内容存在明显不符的情况,可直接退稿处理。

(2)对作者标注了稿件写作中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编辑需确认AI工具的使用仅限于语言润色、文献检索、数据整理与分析、思路开拓等辅助研究环节。AI可用于辅助优化图表样式,如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或字体大小等,或添加标注、图例等。

(3)编辑需确认稿件未使用AIGC直接生成研究假设、撰写论文主体部分(如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等)、解释数据和得出科学结论等核心内容。AI工具不得用于数据、图表、音频、视频、动画、代码和公式等关键内容的生成或篡改,包括不得模糊或改变图表中的原始信息,如增强、移动、删除或引入特定特征等。实验生成类图像必须由真实开展的实验研究获得。同时不建议使用AI创作图示摘要、期刊封面等艺术作品。

(4)编辑重点关注AI检测报告中由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生成的部分,确保其不存在抄袭、虚假数据、伪造文献等问题,必要时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实验记录等进行核实。

(5)在稿件最终确定出版前,编辑需再次确认作者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符合期刊规范,确保所有需要标注的生成内容都已正确标注,且不存在违规使用的情况。要求作者在稿件中公开使用AI的情况,并附上相关声明。

4.出版环节:

(1)编辑可以在选题策划阶段,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了解学术热点信息,但需以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把关和决策。

(2)编辑可以借助开源式AI平台迅速从海量的学术文献数据库、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收集与特定主题相关的信息,提高编辑搜索和筛选资料的效率,及时对选题策划方案进行更新和调整。

(3)编辑可以借助AI工具对期刊已出版文章生成宣传内容,包括撰写新闻稿和宣传文案、创作社交媒体推文、制作多媒体宣传素材等,优化宣传效果和调整宣传策略。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旨在规范规范期刊编辑坚决遵守生成式人工智能AI使用规范,并强化监督。(1)编辑不得将初投稿件、同行评审报告以及稿件处理过程中包含敏感信息的通知、函、信件等文件上传至开源式AI平台(不包含期刊指定的AI文字查重平台和AI特征率检测平台),以保证投稿和同行评议过程的保密性。(2)编辑不得依赖AI进行稿件评估或协助决策。(3)编辑强化责任追溯,一经怀疑作者或审稿人违反了AI使用政策,编辑应及时通知编辑部采取应对措施。

AI在学术研究中潜力巨大,但唯有以严谨与透明的态度加以运用,才能确保技术创新与学术诚信并行不悖。愿编辑部与作者和评审专家共同遵守,携手推动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学校举办《系统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期刊建设推进会暨科技期刊学术建设研讨会

相关问答

中检院的基本介绍–960化工网问答

2010年9月26日,经中编办批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已更名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名后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完整地体现中检所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定和...

如何招聘科技期刊编辑?

目前我就是一名科技期刊的编辑。科技期刊编辑跟文学的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专业知识扎实,耐得住性子,最好多发文章,核心类的,EI,sci,发一堆,并且表达强烈喜...

中国数学协会是什么?

中国数学会是中国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数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为促进数学的发展,繁荣我国的科学技...

中文科技期刊怎么投稿?

投稿中文科技期刊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选择合适的期刊,了解其投稿要求和主题范围。然后,准备好完整的研究论文,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中国近代最早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是那个?

中国的科学期刊最早创始于1915年。191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忧心国事,抱定“科学救国”的理想,发起出版了《科学》(Sci-ence)月刊,以“提倡科学...

中国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是谁主管的..._网络编辑_帮考网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理论性会刊,是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学术理论期刊,创办于1978年。国际标准...

2014年科学界有些什么重大突破?有没有菲莱号登录彗星?-红网...

“‘菲莱’着陆是一个惊人壮举,它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科学》杂志新闻编辑蒂姆·阿彭策勒在一份声明中说,“而整个‘罗塞塔’使命就是突破,它使...

最年轻中科院院士是谁?

他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卢柯的人生就像...

中国图学学会的内涵?

中国图学学会(ChinaGraphicsSociety),成立于1980年,其前身是中国工程图学学会。2010年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名为“中国图学学会”。中国图学学会是全...

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可投中的学术期刊有哪些?

1.《编辑学报》创刊于1989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是定位于科技期刊学研究的学术期刊。《编辑学报》以学术权威性、实践指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