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科技怎么样 晴天科技IPO:分布式光伏电站集成“两头在外”,核心竞争力不足

用户投稿 6 0

晴天科技IPO:分布式光伏电站集成“两头在外”,核心竞争力不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硕 北京报道

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户用光伏市场爆发,行业内的企业也开始发起 IPO 上市冲击。

日前,“户用光伏一哥”正泰安能向主板递交招股书引发了市场密切关注。近日,浙江晴天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晴天科技”)回复了深交所首轮问询并更新了招股书。

与正泰安能一样,晴天科技同样专注于户用光伏市场,但具体侧重方向有所不同。

同样是面对“平价时代”给行业带来的巨大增长空间,近年来,正泰安能已将业务重心由电站运营转向了电站滚动开发业务。

与之相对,晴天科技则专注扮演了“集成商”的角色。报告期内,集成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90%左右。比如在2022年,公司集成业务收入15.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4.6%。

受益于2020年以来光伏市场的爆发,报告期内,晴天科技业绩实现暴增。

2020年到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71亿元增长到16.65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11.93%;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44亿元增长到1.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0.3%。

相比于风口下的业务暴增,其竞争力如何更加值得关注。

晴天科技的主营业务模式可以形容为“两头在外”:公司先是从第三方投资公司手中承接户用光伏建设订单。在接到订单后,公司再将订单交由下游的外包商进行工程施工,公司只承担购买组件及设计的中间环节工作。在未来激烈竞争中,晴天科技如何生存成为看点。

两头在外

据招股书显示,晴天科技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服务三部分。这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是公司业务的绝对重心。

报告期内,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9.27%、94.04%、94.59%。这其中,又尤其第三方投资模式为主,这一点与正泰安能的以电站有着截然不同。

第三方投资模式主要面向的直接客户以国央企、上市公司为主。

所谓“第三方投资模式”,具体的合作模式是,第三方企业取得电站开发资源后,将下游的施工到验收各环节工作交由晴天科技。晴天科技负责四个环节——屋顶开发、勘探设计、项目建设、并网移交给投资方。

伴随着公司近年来业绩起飞,第三方投资模式占公司业绩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招股书显示,2020年,公司来自第三方投资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94亿元、7.96亿元,1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是88.7%、89.69%、95%。

在取得客户订单以后,晴天科技再将其订单进行外包。

根据招股书显示,公司通常与当地的劳务施工方合作开展,将光伏区组件线缆铺设及其他零星施工及部分屋顶资源开发工作,目前公司正在合作的劳务施工方约 380 家。 公司以省份为单位制定区域开发计划、举行劳务施工方招商会。

由此看出,在第三方投资模式下,晴天科技在户用光伏开发产业链环节上的模式堪称“两头在外”。一方面,公司的户用光伏开发资源需要由外部企业提供,另一方面,具体的施工环节外包给下游企业,公司仅负责中间采购组件产品和施工方的风控管理和验收环节。

核心竞争力隐忧

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看到“分布式”光伏的风口,行业蓝海能持续多久尚未可知。

一方面,业内老牌制造业巨头正泰电器、阳光电源、天合光能正在积极招兵买马,其中,正泰电器、天合光能都正在谋划分拆分布式业务上市。另一方面,行业以外巨头,创维集团、海尔集团、甚至保利集团等房地产企业均已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

在如此竞争格局下,晴天科技是否能脱颖而出?

单从技术角度和资金实力来看,晴天科技实力并不突出。

资金上,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晴天科技货币资金仅有3.86亿元,这一数字显著低于同一时间正泰安能的19.62亿元。净资产规模上,晴天科技仅有5.3亿元,而正泰安能的净资产高达 91.29亿元。

技术上,公司目前拥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承装类、承修、承试四级许可证等业务资质,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资质等级获取较低。天合光能已取得承装类三级、承修类四级、承试类四级,晶科科技则取得了承装类三级、承修类三级、承试类三级资质。

据相关人士介绍,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五个等级。首次办理应当申请最低(五级)等级,业绩满足一定要求后可根据需要进行资质升级。级别越高,意味着能从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或者试验活动的范围越广。

该人士还表示,晴天科技目前仅取得四级许可证,可以从事35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或者试验活动。更高电压的工程活动则开展不了。晶科科技取得了三级承装(修、试)资质,可以从事1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或者试验活动。

此外,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实控人、董监高具有光伏行业背景人员较少:核心技术人员赵振宇原为嘉联益电子工程师、陈楠原为中通融汇投资公司软件研发经理;晴天科技目前拥有 9 项发明专利,均为报告期内取得,其中 8 项为继受取得。

分布式光伏开发的壁垒之低,从公司选定的施工方也能看出。

山东蜂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蜂新能)于2020年6月份成立。然而这家企业2021年就成为晴天科技第二大供应商。

根据公司披露,蜂蜂新能实控人马法允经组件厂商销售人员介绍和公司业务人员结识并寻求合作,双方此前并无交集。另一家河南庆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样系2020年才成立。

近年来,受户用光伏市场毛利率下滑拖累,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极速下滑。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20年-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1.82%、25.53%、20.78%。其中,户用光伏毛利率下滑为36.04%、22.84%和16.37%。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晴天科技冲击“中国户用光伏”第一股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夏骅

近日,晴天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晴天科技”)预披露招股说明书,计划在上交所主板挂牌。如顺利上市,晴天科技将成为“中国户用光伏”第一股。

资料显示,晴天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整体解决方案的新能源技术服务商,主营业务包括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服务三部分。

根据招股书,晴天科技此次募资总投资额65060.61万元,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63970.42万元。主要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新能源智造产业基地项目以及营销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

户用光伏属于分布式光伏范畴,多余的电能可并入电网。目前,我国户用光伏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经销商、系统集成商、全国性平台和租赁四类模式。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集中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19847万千瓦,增长13.83%;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10750万千瓦,增长37.56%。2021年度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29.28吉瓦,约占全部新增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的55%,首次超过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

而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中,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是目前增长的主力。近年来户用光伏电站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光伏贷模式、合作共建模式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光伏贷模式下,初始投资金额较低,户用业主可通过较低的初始投资金额进行光伏电站的投资;合作共建模式下,屋顶业主仅通过向第三方投资者提供屋顶,无需投资即可分享电站收益,进一步降低了屋顶业主的参与门槛。2021年度,我国新增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达2160万千瓦,占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73.59%。

说起户用光伏的发展历程,我国户用光伏起步晚并且早期发展也较为缓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集中电站都是光伏装机的主力,户用光伏占比相对较小。2012年12月,青岛市夹岭沟小区分布式光伏电源成功并入青岛电网,标志全国首个居民用户分布式光伏电源正式并网。2013年部分企业才开始关注户用光伏市场,但由于投资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户用光伏的发展一直低于市场预期。

政策扶持在户用光伏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经历2016至2017年补贴“抢装潮”的带动下,我国户用光伏行业新增装机不断提升,2020年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2021年再度突破实现规模翻番,达到2159.6万千瓦,同比增长113.3%,占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的39.4%。

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在两会期间表示,积极推进农(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综合利用项目,因地制宜推广农村微电网、微能网,提高用能效率和综合收益,实施“户用光伏+储能”试点项目,推动农户低碳零碳用电,实现用电自给自主。

然而,一旦失去政府补贴户用光伏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局面?2021年5月,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落实好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函》,其中明确对能源局确定的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于2021年底前全容量并网的,上网电价继续按每千瓦时1.15元执行,之后并网的中央财政不再补贴。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家补贴取消,但是地方补贴政策的出台会有效弥补空档,优惠政策产生的示范效应,有望带动更多地方政策以及投资的跟进。

相关问答

晴天每天可采20个,雨天每天可采12个,他们一共采了112个,平...

[最佳回答]1、总共采了112/14=8天设晴天x天,则雨天8-x天20x+12(8-x)=1128x=16x=2晴天2天,雨天6天2、设科技类x组,则艺术类9-x组.37=5x+3(9-x)37=5x+27-3...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