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优创科技 缩减融资规模冲刺美股,做停车系统的优创易泊能否讲出新故事?

用户投稿 8 0

缩减融资规模冲刺美股,做停车系统的优创易泊能否讲出新故事?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

易优创科技 缩减融资规模冲刺美股,做停车系统的优创易泊能否讲出新故事?

界面新闻编辑 |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做停车生意的公司也要上市了。

近日,智能停车服务商“江苏优创易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质控股股东Yi P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为“优创易泊”)在美国证监会递交更新后的招股书,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YBZN”。此次IPO公司计划发行300万股普通股,以发行价5美元/股计算,募资总额约1500万美元。

招股书显示,2018年,易泊控股通过江苏易泊在中国提供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和智能停车场道闸产品。目前,公司在中国21个城市的约81个停车场安装了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中有9个是自营停车场。

智慧停车产业的壮大得益于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上升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到202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截至2022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同时,近年来交通部不断推进智慧停车试点建设。

在此背景下,优创易泊通过轻资产的模式开展业务。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应用于自营停车场业务和合作经营停车场业务,是一个具有车辆自动登录、出入口认证、监控、收费管理等功能的电子网络系统。此外,公司开发的全国网络停车平台为车主提供车位搜索、导航引导、无感支付、会员优惠、车主寻车等服务。

在营收构成上,优创易泊的收入包括经销商许可费、停车管理系统费、停车位租赁费及其他相关收入。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公司净收入为245.29万美元,同比减少了12.26%。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年度,公司净收入为527.75美元。

公司在招股书中称,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收入的减少主要是因为疫情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并暂时停止向新客户授权使用之前的系统,因此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收入减少,公司的利润也相应减少。

招股书显示,公司目前和39个区域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经销商授权渠道的模式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而经销商许可收入业务的毛利率也较高,为94.5%。

但这同样给公司带来了一定风险:过度依赖经销商许可费的收入。在截至2022年和2021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96%和56%的收入来自经销商许可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0年的全年内,优创易泊分别有73%和97%的收入来自经销商许可费。

此外,优创易泊的营收规模与行业龙头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以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捷顺科技为例,其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58%至3.69亿元,净利润达到5110.05万元。而在公司规模方面,优创易泊内部研发团队有11人,占员工总数的约48%。

招股书显示,优创易泊计划将募资金额的15%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系统开发与升级;45%用于增加停车场;20%用于停车场的广告宣传;2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事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曾在2021年10月18日在SEC秘密递表,2022年1月28日正式递表。2022年8月,优创易泊再次更新招股书。此前公司申请发行400万股(5美元/股),此次赴美IPO融资规模减少了25%。

滴滴事件后首家科企 优创易泊申请美上市

中国企业赴纽约上市缓慢重启之际,这家智能停车系统提供商寻求募集最多2,700万美元资金

易优创科技 缩减融资规模冲刺美股,做停车系统的优创易泊能否讲出新故事?

重点:

优创易泊已申请在纽约进行规模不大的首次公开募股,可能成为半年多以来首只科技类中概股IPO这家智能停车系统运营商似乎有望利用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以及停车位严重短缺的情况获利

本文作者 阳歌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通道在重启的方向上又迈出重要一步,半年多以来终于有新的科技公司申请上市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美国证交会收到的这份最新的IPO申请来自优创易泊 (YBZN.US),一家成立四年的中国智能停车服务开发商和运营商。

我们说它勉强算是科技公司,是因为它在中国18个城市的42个停车场安装了自己的系统,并利用科技帮助成百上千万中国车主在这些停车场完成搜索车位、导航、无接触支付和找车的任务。尽管如此,它距离我们通常称之为“科技公司”的互联网企业仍然相去甚远。

不过,在去年7月滴滴 (DIDI.US)在纽约上市引发争议、导致此类上市被叫停之后,如今任何类型的中国科技公司寻求赴美上市似乎都意义重大。事实上,作为中国版的优步,滴滴在纽约上市而惹上了麻烦,因为中国的互联网监管机构当时正在对它进行数据安全审查,并建议它在审查完成前不要上市。

滴滴事件后,美国和中国的证券监管机构都对中国公司申请在纽约上市设下了非正式的禁令。去年年底,在明确了中国公司应该如何让投资者了解可变利益实体(VIE)这一备受争议的公司架构的相关风险之后,美国放松了禁令,而许多中国企业采用的都是这种架构。

中国政府也缓和了立场,去年12月底发布了指导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新规,释放出不会永远禁止此类上市的信号。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高层官员还表示,正在与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就一项信息共享协议进行谈判,该协议将允许美国监管机构获得中国公司的会计记录,这也是美国最关切的问题之一。

尽管如此,优创易泊最新的招股说明书仍然遵循了中国企业赴美IPO缓慢重启过程中的多个趋势。该公司寻求募集的资金规模适中,仅为2,700万美元(1.72億元),延续了我们看到的几份最新申请书中募集资金规模普遍较小(通常低于5,000万美元)的态势。这似乎表明,为这些公司提供建议的律师们认为,如此小的规模不足以引起北京对于数据安全的担忧。

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与之前通常吸引高盛、花旗集团、瑞银、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等国际巨头的IPO不同,这些小型IPO多由二线投资银行承销。优创易泊聘请了一位相对不知名的承销商——美国宝德证券有限公司。

我们注意到,另一家机构不久前也承销了类似的小规模IPO,那就是Prime Number Capital。它的承销对象是轮椅制造商中进医疗和一次性医疗设备制造商美华国际。这样看来,大型投资银行的回归将成为中国企业重启赴美上市进程的下一个重大里程碑。

巨大增长潜力

说了这么多,我们将用本文接下来的篇幅仔细研究一下优创易泊,由于它在一个有着很大增长空间的市场中所处的位置,这家公司看起来相当有意思。此外,在文章最后,我们还将看看美华国际在本周更新的申报文件,该公司宣布了其股票的价格区间,表明IPO上市的日子很近了。

我们先从优创易泊说起,它主要的运营单位是一家名叫江苏优创易泊的公司,该公司于2018年成立,只有四年的历史。该公司的年轻从其财务数据中可见一斑——直到2020年,它才录得第一笔可观的收入。

招股说明书很好地概括了中国众多车主都敏锐意识到的一个情况,即中国的停车位远远供不应求。该文件援引第三方数据称,随着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需求激增,道路上的汽车数量从2016年的1.9亿辆增长到2020年的2.8亿辆。

然而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城市新增停车位仅1,264万个,而路上的新车数量增加了2,000万辆。在目前数量有限的停车场,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新停车场中,智能停车系统正迅速成为标配,为广大司机提供便利。

优创易泊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借助这一趋势,该公司的营收从2019年微不足道的9.2万美元增至2021年前6个月的280万美元。同期利润也从4.7万美元增至88万美元,考虑到许多科技公司需要5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实现首次盈利,这看起来相当不错了。

所以,显而易见的是,这家公司如果运行得当,并在中国各地扩张的话,它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最后我们来仔细看看美华国际,这家处于盈利状态的低端医疗产品销售商,在去年8月首次申请上市,之后提供了招股说明书的更新。本周提交的最新更新包括9至11美元的价格区间,这将使其能够筹集至多5,500万美元,市值高达2.75亿美元。

在其最新提交的文件中,筹资规模与之前的更新没有变化,表明这段时间情况没有改变。这家公司看起来并不太令人兴奋,因为它的规模相当小,2020年和2021年前六个月的收入仅增长11%。但给出的价格区间似乎表明,它可能会在本月晚些时候上市,这将标志着中国企业恢复在美上市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关问答

优创易泊卖期权股是真的吗?

搜索结果中没有提到优创易泊卖期权股的具体信息。通常,公司是否会出售期权或股权这类信息会在公司的官方公告、招股说明书或者相关的财务报告中披露。根据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