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带药”中医药走向世界 创业青年当深港合作桥梁


产业园GMP中试生产大楼生产车间。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

深港国际科技园。

冯准。

陈升。扫码观看视频
“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篇
在珠海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研发检测大楼4楼一间理化实验室,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手持烧杯和滴管,测试试剂时聚精会神;在深圳福田深港国际科技园C座2楼“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一间玻璃会议室,骑共享电动车来上班的香港青年陈升,抓紧晨会前的时间,对着汉堡外卖大快朵颐。
珠海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下称“产业园”)通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探索“以医带药”模式,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陈升是首批到深圳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一员,从早期创业扮演“探路者”,转型成为创业空间“导航员”,希望进一步成为深港合作的“桥梁”。
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公共服务平台“筑巢引凤”
“制丸间生产传统中药,整个设备设施只有中国有,国外是没有的。”在产业园GMP中试生产大楼二楼生产车间的走道上,穿着洁净服的冯准边走边介绍。
“中国中药企业有2000多家,我们是前5家通过欧盟GMP认证的。说明平台达到欧盟标准,在这个平台上开发的产品可以出口到欧盟国家上市销售。”冯准表示,产业园自主研发品种已获得欧洲4个国家的上市许可,“开创了国产中药在欧洲一次申报多个国家同时获得批准的先例。”
“我们的实验室有各类精密仪器,有配套的专业技术团队,有丰富的研发经验——这里也是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冯准在研发检测大楼的实验室里介绍“筑巢引凤”经验,一方面,有项目的企业单位可以委托产业园做研发,包括创新药、同名同方药、经典名方药和医院制剂研发;另一方面,国内的科学家团队有想法有项目,可以来这个平台自己操作,“这样就减少了科学家团队的前期投入,加快研发速度”。
与此同时,产业园与澳门科技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12家大学、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技术对接和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园区的落地、孵化和转化,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四年来,园区注册企业229家,其中通过产业园平台培育的澳资企业59家,占注册企业的25.76%。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以医带药”惠及莫桑比克
四年来,产业园积极探索“以医带药”模式,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近年来,产业园以澳门为窗口,在莫桑比克试点创新了‘以医带药’的国际化模式,并开始在佛得角及周边国家复制推广。”据介绍,至今已合作举办18期面向葡语系国家的中医药主题培训及研修项目,累计622人次葡语国家卫生及传统医药领域的官员、技术人员、公立医院医生和理疗师等专业人士参与了学习。其中,在莫桑比克所培养的当地公立医院医生、理疗师及药剂师,已为超3万人次的莫桑比克患者进行了中医疗法治疗。
“包括澳门在内的多家企业共9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成功。同时在巴西市场也取得突破,7款产品获得中成药注册备案上市许可,即将进入当地市场销售。”冯准说。
产业园还创设“国际青年中医生交流基地”,以中葡平台为基础,为中国澳门青年、国际青年搭建自我成长和拓宽视野的交流平台,至今共开展32期不同范畴的专业培训、交流沙龙、海外实践及线上交流活动,累计约3093人次中医生、中医从业者、理疗师等青年代表参与。同时启动海外项目“AMIGO伙伴营”,邀请中国、葡萄牙、莫桑比克等10所中医药高校加入,促进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共同交流、资源互通。
已为6家澳资企业提供服务 助澳门药企研发药品上市
4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产业园已成为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之一。
“帮助临床医生对经典名方筛选立项,进行开发。已筛选立项12个品种,其中8个品种完成开发,两个品种分别在2020年和今年获得广东省药监局备案审批,已经实现产业化,并在医疗机构中推广使用。”冯准介绍道。
产业园一方面吸引内地制药企业到澳门发展,另一方面把澳门企业产品引入大湾区内地城市。“现在内地很多公司到澳门进行注册,委托我们产业园开发产品,引进澳门上市销售。澳门很多制药企业,也委托我们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做产品上市。”冯准表示,产业园至今已为6家澳资企业提供了从药品、保健食品等新产品开发,到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等服务,其中1家澳资企业研制的中药同名同方药已获得澳门上市许可。
产业园还帮助澳门新建中药企业。“从去年开始,我们帮助澳方新建了一家制药企业。它全权委托产业园进行人才培养,包括管理人才、一线操作、检验人员,都在我们这个平台进行培训,然后回制药厂进行运营。我们也帮助设计了整个生产流程,完成设备安装。这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已经获得澳门的工业准照,下半年开始,我们正在帮助其进行澳门GMP认证。”
前海青年梦工场
网上搜索相中梦工场 到前海园区探路被吸引
2012年,陈升在香港创业成立了一家人力资源培训顾问公司,“因为很多客户来自于内地,所以我经常到深圳出差。”两年后,他决定在深圳开设一家分公司,继续创业之旅。
负责探路的陈升在深圳人生地不熟,甚至不太知道应该在哪里租写字楼。“我有一次在电脑上面搜了一些关键词——香港、创业、深圳、青年。弹出来的第一条新闻就是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将启用,欢迎香港青年创业者入驻。”
为了鼓励港澳青年来梦工场创业,前海出台了促进港澳青年创业、生活的20条政策,方便港澳人才在前海生活就业。
在仔细查阅入驻细则后,陈升就被优惠条件吸引,免费场地、梦基金……“我到前海园区里面探路,看到了整个硬件设施,配套人才公寓,设备也很新颖。”
梦工场的发起单位之一是香港青年协会,这也让陈升感到分外亲切。“它是一个香港老牌的服务机构,我们从小到大都有接触,所以当时就放心地参与了青年协会的面试筛选。”
2015年,陈升和创业伙伴们成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第一批入驻团队。
3年成功孵化出区 创业者在梦工场圆梦
“我们原先计划做一个人力资源平台,见了很多投资人之后,他们建议我们调整创业方向。”刚进园区,陈升和他的团队还在思考企业发展方向问题。
“当时就用互联网搭起跨境电商平台,利用香港国际贸易港的优势地位,帮内地商家打通国际供应链,很快项目就发展起来了。”陈升成立的前海学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海外供应链管理及匹配,创业不到一年,就获得了首轮5000万元融资,并于3年后成功孵化出区。
如今,许许多多和陈升一样的创业者从这里出发,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截至目前,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607家,其中香港团队335家,累计融资总额超29亿元。
回顾前海这几年的发展,陈升感叹“真的很羡慕现在的创业者。现在就业、实习、交通、住宿各种方面,都可以获得前海管理局的支持。我身边不少朋友入住人才公寓,用不了几个月就可以申请到。”
去年9月,中央明确前海“扩区”。“我觉得这是前海的模式向外扩展的重要里程碑,前海的模式以后还可以复制或推广到更多的区域,让更多的区域跟香港合作更加顺利。”陈升对此满怀期待。
组织深港青年同读一本书
陈升希望做更有使命感的工作,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大湾区建设。
2019年,陈升把新成立的公司命名为“港湾”。“‘港湾’一个字取自香港,一个字取自大湾区,希望香港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同时希望公司成为青年创业者的港湾,可以在他们创业的第一里路上给他们导航。”陈升在办公室里解释公司命名的寓意。
一年后,陈升设想的“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在深圳河套正式启用,为来深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专业的导航、孵化服务。随着近期几个团队刚刚签约,“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签约入驻的香港创业团队现已达到60个左右。
陈升认为香港创业团队最关心和最需要的是加强对祖国内地的了解,“因此,我们已经联合书店一起组织了几期‘深港青年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每次邀请十几二十位青年参加,一半是香港青年,一半是深圳青年。大家通过这样的平台互相认识,也在知识上相互分享,互学互鉴。”
“我作为在深的香港人,可以更好扮演深港两地间的桥梁角色。”陈升在大湾区找到了新的人生定位。
展望未来
“大湾区建设有无限潜力”
“产业园的下一步建设目标围绕两个中心,一是国际级中医药质量控制基地,二是国际健康产业交流平台。”冯准表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将进一步发挥澳门中葡平台的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拓展与葡语国家周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关系,搭建连接东盟、非洲、欧盟的商贸对接模式和合作网络。
作为前海合作区发展的见证人,陈升眼中更多是“年轻人”和“下一代”。
“大湾区建设是有无限潜力的,最关键还是依靠我们这代人还有下一代。未来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建设队伍里面去,在各行各业都可以发光发热。”
陈升觉得大湾区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打破了城市的界限,城市群以多个城市为单位。“以往可能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小区域解决自身的问题,但现在可以几个城市一起来解决综合的问题,甚至经验还可以互补。”
对于香港创业团队,陈升鼓励他们在多个城市和多个区域一起去发展,未来可能有几个区域或几个城市联合去孵化他们。“我觉得在这种新的思维跟新的格局之下,香港青年人在大湾区发展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胡利超 黄薇 杜银龙 曾甜宇 张驰 陈艺丹 刘宝洋 李行 丁治加 罗清峣 魏雄锋 蔡肇宇 陈诚 吴彦洋 李佳滢 鹿筱悦 陈冲 方军 周全 徐呈旭 郑雨楠 路漫漫 武新天 王靖豪 王睦广 彭沁玲 实习生 马婷敏 温潞影 文国辉 罗泳瑶 沈歆 郑安淇
在大湾区闯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人民日报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道路是正确的,必须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再接再厉。深圳要扎实推进前海建设,拿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化深港合作,相互借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习近平
深圳湾畔,天朗气清。前海石公园内,宛如“扬帆启航”造型的巨型黄蜡石矗立在蔚蓝的海边,石上镌刻的“前海”二字遒劲有力,前来合影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
每次来到这里,香港青年陈升都会站在石边,极目远眺。回想起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情景,陈升总是心潮澎湃。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实地察看前海开发情况。总书记同我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让我们在大湾区创业更有信心。细细回味总书记的话,对我们创业发展方向有极大的启发。”陈升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不负时代,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潮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梦工场是圆梦的地方
在距离前海石公园不远处,紧挨着深圳地铁9号线“梦海站”,有8栋造型独特的建筑。从空中俯瞰,好似一个繁体的“梦”字,这就是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被许多香港青年称为“梦想开始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我们年轻人。我作为香港创业青年代表,向总书记汇报自己在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创业情况。总书记说,梦工场是圆梦的地方。这让我们每个创业者都倍感振奋。”陈升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和蔼,对我们香港青年在深圳的发展给予肯定和鼓励。
2015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启用。作为第一批入驻团队,陈升和他的伙伴们拿到了免费办公室的钥匙。陈升成立的前海学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海外供应链管理及匹配,创业不到一年,就获得了首轮5000万元融资,并于3年后成功孵化出区。
“我们着力提升服务质量,让香港青年在创业时享受到更多便利。”梦工场运营负责人何海华说,园区内的18家服务平台机构为创业团队提供投融资、法律等一站式服务。
“这里是十分适合香港青年梦想落地发芽的地方。”陈升时常回想起自己最初来梦工场创业的日子,“这里是我圆梦的地方。”
如今,许许多多和陈升一样的创业者从这里出发,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截至目前,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545家,其中港澳团队260多家。创业团队中半数以上获得了融资,初步统计已产生900多项专利,整体营收超过10亿元。
前海的模式是可行的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前海并发表重要讲话,香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一时间‘前海’成了我们同事间讨论的热词,也在我心里埋下了创业的种子。”那一年,陈升和朋友们在香港创办了一家人力资源培训顾问公司,频繁来往内地与香港,深圳成为他停留时间最长的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我就是看到这句话,才想到来前海。”陈升清晰记得,他刚到前海时,周边还是一片大工地,只有两条路,交通不便。
昔日泥泞滩涂,如今已是高楼林立,满眼繁华都市。陈升见证着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前海真是一年一个样”。数据显示:经济总量迈上千亿量级并持续提升;累计注册港资企业超过1.1万家;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4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前海,这个“因深港合作而生、因深港携手而兴”的合作区阔步前行,逐渐成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
“那天在前海石前,习近平总书记和我们亲切交流。总书记语重心长,既讲了改革开放和前海发展的历史背景,还讲了深港合作的重大意义。总书记对我们说,前海的模式是可行的,要研究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全国推广。”
“对我们香港青年来说,这就是一堂生动的国情课,总书记关心我们香港青年,帮我们指明发展的方向,让我们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定。”陈升说。
2018年,陈升到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香港青年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更要做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陈升发现,许多从前海走出去的团队在其他地方同样取得不俗的成绩,“我一边在香港科技大学深造,了解科创领域的最新进展,一边深入了解香港青年的新需求,希望能够把我在前海积累的创业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如今,陈升又开始了“二次创业”。这次他的目标是,为到深圳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专业的导航、孵化服务。他把公司命名为“港湾”,“希望香港青年拥抱大湾区,也希望这里成为他们的‘港湾’”。
“总书记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我要把这份责任和使命传递给更多人。”陈升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牢记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地坚定自己服务香港创业青年的决心。
跨过深圳河,天地更广阔。这是很多香港青年的心声。在毗邻深圳河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国际科技园里,陈升创立的“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已经签约入驻40多个香港创业团队,“希望这是一个能够成就大家梦想的舞台”。
“深港青年同读一本书”,这是陈升近期正在策划的一个活动,“阅读是学习的重要一环,也是香港青年了解祖国、融入大湾区建设的好方法。希望两地青年在共同阅读中找到共鸣,碰撞思想的火花,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成长。”
谈起创业这些年的经验,陈升的回答干脆利落:“及时关注最新政策,因为这就是风口。”“前海方案”出台,他就把方案打印出来,仔细研读;香港特区政府推动北部都会区建设,他就请在香港的朋友专门领取宣传册寄来深圳。“我正在关注前海扩区的内容,将会有新的项目在前海落地。同时,北部都会区是香港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希望把在深圳学到的好经验和好模式带回去,助力香港科创发展。”说起未来的规划,陈升信心满满。
陈升还有一个更大的心愿,“我希望能够沿着深圳河,将罗湖、福田、前海、南山等地的香港青年创业基地联动起来,形成一个链条,让香港青年有更多机会和选择。”如今,陈升已参与建设多个青年创业基地,辅导了超过300个创业团队,“香港青年同是湾区人,大湾区能够承载香港青年的宏大梦想。”
深圳湾畔,暖湿的海风再一次拂过前海石,旁边的摩天大楼一座座拔地而起。牢记嘱托,敢闯敢干,陈升和他的朋友们正朝着梦想不断进发。(记者 程 龙 程远州)
《人民日报》(2022年02月10日第01版)
相关问答
西班牙硕博留学区域研究学专业有哪些学校?申请方
[回答]区域国别研究,是针对特定国家或者区域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进行的全面深入研究。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问题研究和国际政治研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