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甘肃一教师发明黑科技乐器燃爆朋友圈

近日,一条由一个扬琴公众号推送的微信链接《你见过这样的扬琴吗?》燃爆了朋友圈。追根溯源,刷爆朋友圈的原来是西北师大音乐学院李彦荣老师的新发明——“超级扬琴演奏平台”。是什么让一个短短5分钟、没有文字和任何说明的微信在朋友圈炸了锅?又是怎样一个人干了这样一件让人产生无限联想的事情?研发的目的何在?未来的前途如何?3月6日,带着诸多疑惑与好奇,记者进行了进一步的采访了解,试图一探究竟。
5分钟小视频燃爆朋友圈
刷爆朋友圈的这段视频是西北师大音乐学院的老师李彦荣正在用他的新发明——“超级扬琴演奏平台”示范演奏《黄河协奏曲》。
据悉,推送这条微信的公众号日常的阅读量不过几百。而这则微信没有任何的文字和说明,只有一个5分钟左右的视频一经发布,马上点爆了整个朋友圈。发出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就破万。即使是凌晨时分,每次刷新也都会看到点击量在不断跳动。

为了找到该段视频的主人,公众号的编辑直接在置顶评论中隔空喊话,希望视频中的主人公看到留言后能够尽快联系他们。可喜的是,留言区很快就有了回应:“他是我的大学老师啊!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李彦荣老师!”
而当记者带着好奇与疑惑试图去对李彦荣有稍进一步的了解时才发现,将音乐和发明作为一生之好的李彦荣,早期就已有过获得教育部科研成果奖的“琴键音符显示仪”以及逐渐进入应用领域的“数字符五线谱”等成果。一路走来,李老师一直都坚持在“左手音乐 右手发明”的路上,现在终于创造出了这台令人惊叹的超级扬琴。
给传统乐器注入新生机
连续几天的热传,该条微信的评论区持续保持着“高温”。有人热心于探究视频中超级扬琴所展现出的优势:不用调弦、音准无忧、音色浑厚、转调方便。也有人抒发着内心的疑惑:超级扬琴是电子扬琴吗?这件乐器的发明是要取代传统扬琴吗?
“那个视频是我放到网上做资料留存的,准备以后用。公众号的编辑无意间看到就直接给放出来了。还是别人发来链接我才看到,紧接着我的微信也被刷爆了。”当面对记者时,李彦荣笑称:“确实没想到啊!”

谈及发明超级扬琴的主要目的,李彦荣表示,让现代科技与传统的、来自西域的扬琴对话交融。“几百年前,扬琴作为一件外来乐器经由丝绸之路从西域进入东方。希望超级扬琴能够从中国传播到曾经的西域,让几千年的丝路文化产生新的互动,推动新的交往,增进一带一路各国人民的友谊。”
同时李彦荣直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音乐领域也一样需要创新。目前音乐领域的创新主要侧重于创作手段、表演形式等方面,关注乐器改革的人相对较少。但我认为,音乐的发展少不了乐器的发展。”
面对记者的追问和热心的微友们的疑惑,李彦荣也很确定地表示:不会取代传统扬琴的,发明超级扬琴的意义并不在此。“我一直认为乐器改革是音乐领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尝试做这方面的发明创新就是想将传统乐器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做结合,给传统乐器注入新的生机,拓宽它的表现领域。”李彦荣说。
该平台拓展功能很强大
据了解,超级扬琴演奏平台备受好评的音质来自于它特殊的发音方式,李彦荣称之为第三类发音方式。李彦荣介绍:第一类发音方式指的是传统乐器通过摩擦、击打、管壁震动等物理方式进行发音。旧有的电声乐器则属于第二类发音方式,主要是通过电子硬件用模拟的方式产生音色,所以听上去总有点像合成语音。超级扬琴演奏平台所有演奏音色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因此,属于第三类发音方式。这才有了如此饱满、逼真的音质。

另外,除了扬琴,它还可以对其它各类乐器音色进行无限扩展。此外,演奏时对乐器十分细腻的弦乐揉弦以及恰到好处的管乐气口等难度很大的音乐处理均以智能化方式实现。
记者了解到,不仅如此,超级扬琴还有更加强大的拓展功能。比如可以当做MIDI输入设备使用,轻松输入乐谱;自带曲库,变身伴奏乐队;对接现有各类电子乐器,并互通互联;互联网模式下更能实现远程教学、演奏评价、人机对话、异地合奏等一系列功能。
发明如此强大的黑科技乐器,绝非一朝一夕!尤其是超级扬琴的发明,不仅要懂音乐,会扬琴,更要懂得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作为一个理论作曲专业的老师,李彦荣又是如何掌握发明超级扬琴所必需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呢?“从小就喜欢和科技、电子相关的东西,看到就想了解。我闺女说可能因为我是双子座。”李彦荣笑着说。
对于这个让微信圈火爆异常的超级扬琴演奏平台,李彦荣说:“我们知道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影响到几乎每个行业,在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后我想到的是,只要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就一定能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可以说,超级扬琴演奏平台就是传统乐器理念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成果。
你觉得有用,它就属于你
一直以来,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需要发明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时间精力及艰辛的劳动。记者了解到,李彦荣从2015年开始研发超级扬琴演奏平台,并且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近三年。
当问及为何会选定扬琴为研发乐器时,李彦荣介绍,研发初期自己几乎筛选了所有的乐器。“最后选定扬琴是因为只有它具备了创新所必需的条件:一是扬琴作为载体能搭载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和HI-FI高保真出音系统等,二是扬琴属于击弦乐器,改造后演奏方式比较容易掌握。”

而对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付出与坚持,李彦荣则一带而过:“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就一定能成功。”谈及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李彦荣表示,任何创新发明都必然面临困难,既然一定会出现困难,不如自己先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我给自己提了几十个问题,然后来一个一个地解决它,当这些问题一一有了答案,超级扬琴演奏平台就诞生了。”李彦荣说。
至于取名为“超级扬琴演奏平台”,李彦荣如此解释:“是因为它采用了扬琴作为载体,从设计外形到演奏方式都基于扬琴进行设计。但它又不仅仅是电子扬琴,在这个设计里还承载了更多的功能,加上了‘演奏平台’能更准确地描述它的功能。而‘平台’不仅指计算机硬件或软件的操作环境,也可以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超级扬琴演奏平台不是普通(传统)概念中的一种乐器,从视觉角度看外观是一个能敲击(演奏)的平台,但从其内在性能理解,计算机系统+互联网就是任意实现众多功能的平台,更是演奏各类乐器、表现不同音色并无限扩展的平台。而该平台能演奏中外百余种乐器,但最擅长演奏单声的或“颗粒性”的乐器,如弹拨乐、打击乐等。”
据介绍,该平台目前尚未正式生产,价格也未确定。正式生产后会有不同型号,目前设想主要分为专业型、普及型,以及针对少年儿童的学习琴。其体积和重量最大不会超过传统扬琴。据透露:未来还将开发迷你型超级扬琴,“其体积虽然较小,但通过软件技术处理,仍然能获得宽广的音域。”
至于给平台会为谁所用?李彦荣坦言:“你觉得有用,它就属于你!”
炫酷黑科技、刷题打boss!这位川大老师玩转课堂,让学生为学“疯狂”
周加贝,川大化学工程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以高科技、趣味性的课堂教学闻名川大内外。

MR混合现实、3D空间教学、打boss刷题、有奖竞答、拼方程式卡片、外太空探索计划和穿越……黑科技感混合着极强趣味性的游戏,这些是周老师的课堂常态。
周加贝的课堂不仅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还获得过不少主流媒体的关注,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都曾刊载过专门报道。
在学校,他曾获得十佳青年教师、校探究式-小班化竞赛工科第一名、学院“化工之星”青年优秀人才奖等荣誉,2019年年初,他还获得了四川大学“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周加贝的学生都喊他“贝爷”,评价他“爱教学、爱学生”;他还会认真学习“零零后黑话”,在与学生线上聊天时注意不用“微笑”表情,以免让学生觉得“老师过于冷酷”。
黑科技,打造酷炫3D课堂
大川在化学工程学院见到周加贝老师时,他正在用电脑模拟一只蜜蜂的3D图像,并兴致勃勃地给大川做了演示——通过电脑镜头的动作捕捉,他可以直接用双手操控改变屏幕上蜜蜂的形态。作为一个实打实的技术宅,周加贝打趣道:“这还只是黑科技的一小部分呢。”
周加贝的课堂故事,要从他的3D课堂讲起。

在化学的学习中,一些知识的理解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原子、分子的具体结构。“它们都是很立体的,但书本和幻灯片上的图片展示是平面的,并不利于同学直观地理解、想象出原子、分子的结构。”周加贝说。
二维教学的这种具象化缺失,自2013年周加贝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困扰着他,直到MR技术的出现。
(MR,即混合现实,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在现实场景呈现虚拟场景信息,实现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
MR技术给了周加贝很大的启发:三维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在三维空间的教学!
于是,在化工学院和学校教务处的支持下,周加贝把MR技术引入课堂,第一次在化学课堂上实现了3D教学。
走进周加贝的3D课堂,只见他戴着MR眼镜,一边讲解着知识点,一边伸出双手操控着虚拟环境里的讲解对象,或点击、或转换、或拉伸……而与此同时,虚拟环境中的讲解对象被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室中的同学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周老师在三维空间里所操控的虚拟对象及其变化,充分了解三维化的物体结构。
除了引入MR技术进课堂,周加贝还认真钻研了各种3D模拟软件,实现了教学PPT的三维化,如此便能更直观地为同学们展示、讲解对象的物体结构。
据了解,周加贝是国内最早一批做此课堂尝试的高校教师之一。电影大片里的黑科技场景成为了现实,这让学生们直呼过瘾:“周老师的课,好耍得很!”
管黑科技运用起来非常酷炫,但周加贝并没有忽略传统教学方式的意义。在他看来,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与三维结构没多大关系的知识点,例如分子轨道理论,我更偏好用二维动画去展示。”周加贝说,“我做这些3D模型,不是因为黑科技的‘酷炫’,也不是为了教改而教改,只是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去理解。”

除此以外,周加贝坦言,自己运用MR到课堂还有着另一层用意:“我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授课方式的改变,意识到我们的时代也在不断变化,进而去关注更多的新事物,不断充实自己。”
录视频,循序渐进翻转课堂
周加贝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教育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当代教学,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
他说:“农业时代盛行学徒教育,工业时代普及义务教育,到了信息时代,则更应该提倡终生学习,让同学们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周加贝“玩”起了他的化学课堂。

“翻转课堂”是周加贝教学理念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翻转课堂”意味着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但周加贝也认为,目前有的学生还不能很快适应“完全翻转”,翻转课堂在现阶段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新生刚开始上周加贝的课时,往往会被布置一些视频预习课程。“大一开学时,同学们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通过视频先预习,理解的同学看一遍即可,不理解的同学可以多看几遍,补齐进度,这样上课也好把握节奏。”
先 “自主预习”,然后再“难点老师讲,易点自己学”,最后再到“自学、同班教学”,这就是周加贝的“完全翻转课堂计划”,他打算在新生进校后,用一年的时间让他们适应“完全翻转”。
在翻转课堂过程中,学生们观看学习的视频,也均由周加贝亲自录制。几年来,周加贝已独立制作了110多个微课视频,获得了5门教学类慕课优秀学习证书。
做游戏,“玩转”大学课堂
如何让课堂更具有吸引力,让同学们更主动、更快乐地学习?周加贝的办法简直不要太多!
对于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周加贝会举办有奖竞答、捏胶泥、拼方程式卡片等一系列游戏活动来促进同学学习、加深同学记忆;习题课上,他让同学自主出题,并要求题目必须有故事背景——就这样,从“孔乙己炼丹”到“福尔摩斯探案”,同学们充分发挥脑洞,让习题课也多了几分趣味。

哪怕是期末时的“题海战术”,也被深谙“互联网+”之道的周加贝玩出了花样。他与权新峰、赖雪飞两位老师一起策划组织了PaGamO(线上竞技化学习平台)化学争霸赛。老师将题目上传至游戏里的题库,同学们每答对一道题目,就可以选择一块土地作为自己的地盘,以此来扩充领土,领土最多者还可以成为“地王”。
竞技化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的效果出乎周加贝的意料。“第一天晚上我布置了一百道题,结果有同学当晚就做完了所有题目,一直做到凌晨四点。还有的同学,五天刷完了一千四百道题。”对于这样“疯狂”的学习行为,周加贝有点哭笑不得,为了同学们的健康着想,他只好设置了每日答题的上限,并在晚上关闭论坛,防止学生熬夜刷题。

上课有趣、做题有趣,周加贝的考试命题也格外有趣,比如“《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根据所学元素化学知识,设计一个太阳内行星或卫星的外太空开拓计划”;“《人类简史》——假设你穿越到了古代,请用化学知识提高当时的科技水平”等等。
周加贝说:“这种非标准答案考题的运用,让同学们在没有既定答案的前提下去寻找答案,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与同学打成一片的“斜杠青年”
周加贝的第一届学生叫他“贝爷”,从那时起,这个亲切的称呼就流传了下来。
“贝爷特别关心我们,他每周都会组织‘可乐会’,邀请一个小组喝饮料,然后大家一起聊天,聊各种各样的事情。”对许多学生来说,亲和力十足的贝爷不像老师,更像是长兄。
为了与学生们有更多更好的交流,周加贝还专门“钻研”过学生的语言风格。他自学了不少“零零后黑话”,也深谙聊天时不能发这一表情的道理,以免学生觉得“老师过于冷酷”。

在平时,周加贝会关注同学们喜欢的动漫、网剧,在制作PPT与视频时,他也会把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加入其中,甚至有时还会来一点“恶搞”:比如在一堂习题课上,在提前与三个班的班长说明后,他在PPT中将三位班长的形象设计成了“大魔王”,让学生通过解题来逐个攻破。“同学们想不到,我还是有点‘皮’的。”周加贝笑了起来。
为什么会放这么多心思在学生身上,周加贝说这都是源于他做老师的初心:“我很享受当老师,而且希望当一辈子老师。为了这样,我就必须与时俱进,让学生觉得自己花四年的时间读书很值得。”
为了做到“与时俱进”,周加贝自己也在坚持实践“终生学习”的理念。在学生眼中,课堂之外的贝爷也有着“无处安放的人格魅力”,因为教师身份之外的周加贝,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一词源于英文“Slash”,指的是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而选择拥有多重身份、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如:“XXX,记者/作家/摄影师”。)
为了提高PPT的制作水准,周加贝学习过十几门PPT课程;视频制作、3D模型的运用也都是靠他自学而成;他在知识付费平台上的学习时间累积已有一千三百多个小时。周加贝喜欢历史与哲学,他最喜欢的书是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人类简史》,也正是通过读书,周加贝认识到了新技术和时代对于教育的意义。可以说,周加贝的教学创新,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他作为“斜杠青年”的修养。
“我从教才五年半,仅仅相当于老师里的‘大一下学期’。”周加贝很谦虚。但岁月漫长,这位谦逊而博学的青年教师与川大、与教学、与学生的缘分还将持续、升华。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采 / 吴惠东 陈胤璇 林筱
写 / 陈胤璇 林筱
编辑 / 陈胤璇
责编 / 曹丹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相关问答
老师通过黑科技来查看学生QQ里的内容,算不算侵犯个人隐私-...
[回答]算的。根据我国法律限定,下列做法隶属侵犯隐私权: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违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
《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里的木川老师,有Level5的实力吗?
后来借助学园都市黑科技与未元物质同化,掌握了制造带有自己意识的分身的能力,试图对一方通行复仇,但受到泷壶理后的干扰,原意识能力使用权被带有自己善的意识...
大学期间自己可以自学哪些黑科技?
事实上大学就是自学的天堂,因为大学里的课程不是固定的,你有很多空闲时间去自学。可以自学你的专业课,自学感兴趣的如音乐乐器、视频剪辑、电影赏析等等。...事...
看完你还敢看抖音么?,抖音黑科技哪家有优惠?
[回答]毕竟其精致的官,与完美的身材是不可能否认的,而且Lolita是非洲黑人里少有的高挺鼻梁,很符合亚洲人的审美标准,看久了还有一种非洲独特的美感,可是说...
现在的十大技术是什么-ZOL问答
汽车维修技术员市场工作梦见柜台有十怕忍者,真不知道华为终端最受关注的功能技...本田汽车的发动机有很多“黑科技”,比如它的阿特金森循环系统、i-MMD混动系统...
智慧食堂,刷脸吃饭会成为2019年学校食堂的标配吗?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学食堂顺应时代潮流,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推进“智慧食堂”建设,让刷脸吃饭成为学校食堂的标配。学校要前期做好师生信息采集...
PDD直播石头人黑科技出装,打的蒙多直接叫“爸爸”,发生了什么?
最终的结果是PDD的黑科技出装并没有赢得比赛的胜利,因为对面的vn没有人能够处理。最终蒙多也是在队友的帮助下找回了场子,泉水秀了PDD一波。PDD虽然是7-3的豪...
家庭教师里,纲吉的性格是从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
谢谢邀请!家庭教师中的27……啊不!作为主角的沢田纲吉,从出场一副怯懦的弱受模样,到后来,渐渐成为了真正的彭格列第十代首领,可以说让我们感动的,并不仅...首先...
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app?
例如,假如用户想让某个人知道自己迟到了,只要使用“迟到”工作流即可自动找到自己的下一个约会,然后计算出路上需要的时间,编写一条文本消息并发送给约会对象...
慧眼采集安全吗?
慧眼采集安全。慧眼行动项目可靠,这是来自日本改善视力的一个顶级黑科技项目。日本从六十几年代开始研发,近年来终于取得重大突破的一款人工智能设备。不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