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还是真实力?“中特估”科技股暴涨背后,泡沫还是机遇?
一、现象:政策红利下的“科技狂欢”,股价与业绩严重割裂
近期,“中特估”板块中的国有科技企业(如芯片、航天、通信)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政策端持续加码: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考核,科技部联合国资委推动央企突破“卡脖子”技术,大基金三期3400亿注资半导体行业……一系列利好刺激下,中国卫通、中科曙光等个股年内涨幅超150%,部分企业市盈率突破70倍,远超行业均值414。
然而,狂欢背后隐忧浮现。以中国科传为例,作为科技出版机构,其2022年净利润仅4.68亿元,但搭上“中特估”概念后,股价半年内暴涨250%,市盈率一度高达70倍。一季度净利润虽增长120%,但绝对值仅4274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59亿元4。市场质问:政策输血能否支撑虚高估值?

二、支持者:国产替代是“必答题”,政策是长期价值的催化剂
支持者认为,国有科技企业的估值逻辑已发生本质变化:
国家安全需求 :中美科技脱钩背景下,芯片、通信、航天等领域的自主可控是“生死线”。中国信科在6G技术上的专利占比达50%,华为、中兴等企业虽非央企,但“国家队”如中国卫通、中国卫星正加速技术突破813。政策确定性 :大基金三期3400亿资金入场,明确扶持半导体、AI等硬科技领域;国资委要求央企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长10%以上,倒逼技术转化14。商业模式重构 :三大运营商从传统通信服务商转型为“算力+数据”巨头,中国移动云业务收入三年翻10倍,市场正重新定价其数据资产价值13。“科技央企的估值不能只看利润表,而要看其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直言12。

三、反对者:概念炒作透支未来,警惕“政策依赖症”
批评者的质疑更为尖锐:
业绩空心化 :部分企业依赖政府补贴而非技术突破。例如某半导体企业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不足5%,却通过并购“蹭热点”推高股价4。估值泡沫 :中国科传市盈率70倍,而国际出版巨头培生集团仅15倍;中国卫通卫星通信业务毛利率不足30%,远低于SpaceX的星链计划412。国际竞争力存疑 :国产28nm芯片良率仅60%,而台积电已达95%;6G技术虽专利领先,但商业化需至2030年,短期难贡献利润814。“政策可以给钱,但给不了市场竞争力。若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现在的高估值就是明天的‘绞肉机’。”一位券商分析师警告10。
四、深度思考:政策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
这场争论的核心,是“国家意志”与“市场规律”的博弈:
短期阵痛 vs 长期价值 :科技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政策输血是必要的“燃料”,但若企业沉迷于市值管理而忽视技术攻坚,将陷入“补贴—炒作—套现”的死循环912。估值体系重构 :传统PE估值法难以衡量科技央企的战略价值,需引入“国家安全溢价”“技术壁垒系数”等新指标,但如何量化仍是难题1013。资本市场的角色 :若政策红利过度集中于国企,可能挤压民企创新空间。华为、大疆等民企的技术突破表明,市场活力同样关键14。五、争议焦点: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中特估”?
是“政策市”还是“价值市”? 政策驱动的估值提升需与基本面改善同步。例如中芯国际28nm芯片量产带动净利润增长30%,此类企业方能支撑高估值14。国产替代是“口号”还是“真需求”? 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20%,但长江存储已实现232层NAND闪存量产,证明局部突破可行814。投资者该“跟风”还是“警惕”? 短期可关注低估值、高分红标的(如三大运营商股息率超5%),长期需筛选真正攻克核心技术的企业(如华为供应链“去美化”伙伴)913。
结语:政策是火,技术是柴,缺一不可 “中特估”科技股的未来,不取决于政策力度,而取决于能否将资金转化为技术壁垒。若企业沉迷于市值狂欢,终将被市场反噬;若脚踏实地突破“卡脖子”难题,今天的争议将成为明天的赞誉。
数据来源 中国科传财务数据(新浪财经,2023-05-19)4中国信科6G技术突破(新浪财经,2023-05-12)8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富国基金,2024-02-01)9半导体国产化率统计(财联社,2023-05-28)13大基金三期注资计划(市场资讯,2024-06-10)14
从“中特估”到“科特估”,科技股迎来估值修复机遇?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17日,电子ETF(515260)和智能电动车ETF(516380)双双劲涨超2%,显示出科技股的强劲势头。在资金层面上,包含“果链”及芯片的电子行业单日主力净流入额亦逾百亿元。

随着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持续扶持,近期“科特估”行情持续升温,消费电子、车联网、半导体芯片等多题材全面开花,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科特估”作为资本市场当下备受瞩目的热点,聚焦“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涵盖了中国领先的“优势制造”、自主可控的“中国自造”、前沿科技的“先进智造”等多个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显示出战略稀缺性行业和新质生产力优质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向。
华夏基金团队表示,政策端的重视是“科特估”行情升温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端制造、硬科技等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相关扶持政策也在持续推进中,为科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政策导向为“科特估”概念的兴起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也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科技股目前估值处于相对历史上的低位,也为“科特估”行情的升温提供了有利条件。
交易层面上,芯片等信息技术行业的科技股在经历了两三年的持续下跌后,已经跌出了空间。同时,产业绝大多数分支的景气度已经触底反转,加上后续存储大厂的扩产周期,产业基本面预期持续向好,为“科特估”行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科特估”的重点领域,平安证券表示,并非所有科技股都能纳入“科特估”的范畴。只有具备战略稀缺性、创新程度高、质地好但估值偏低、有国际竞争力等条件的企业才符合“科特估”的特征。投资者在关注“科特估”时,应该有所甄别,避免盲目跟风。
方正证券认为,“科特估”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专精特新、芯片、5G应用、半导体、信创、物联网、AIPC、光伏、无人驾驶、自主可控、数字政府、新能源、AI算力、光通信、元宇宙等方面。这些领域不仅代表了科技创新的前沿方向,也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突破的关键环节。
对于后市的应对策略,西部证券表示,投资者可以采用“新哑铃”组合的策略,即一端关注“中特估”,另一端关注“科特估”。该策略有望在后市持续跑赢市场。同时,投资者还应关注“科特估”的催化因素,如政策变化、行业趋势等,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科特估”概念在近期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但尚未形成市场新主线。申万宏源证券团队就认为,虽然当前A股科技成长板块整体估值处于低位,风险回报比较高,但具体到细分结构上,高景气资产的估值已经不低。同时,从市场特征看,“科特估”行情目前主要集中在部分TMT细分领域中,尚未形成全面性的市场趋势。
相关问答
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啊?
与此同时,医药产品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健康会逐渐意识增强,这也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4、随着医药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未来几年医药行业...
海南橡胶开盘跌停是什么情况?你怎么看?
进去抄底的长线资金怎么也没想到,出来就要忍受这么多跌停。两只股都属近期复牌的大盘股,会有一定的类比效应。由于海南橡胶5月23日有大量资金被套,其中包含...
市盈率是什么意思?-股票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市盈率也叫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指的是股票每股的市价和股票每股盈利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市盈率=股票价格/每股盈余(EPS)。市盈率的作用主要...
基金估算净值是什么意思?-基金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基金估算净值是指根据基金公布的持仓股票走势来估算基金的净值波动,但是这种数据与准确的净值会有一定的差距,仅供可以用来参考。基金估算净值分为...
会计估计变更:上市公司都用哪些手段?_中国会计网
[回答]关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会计准则》给出了明确的目的: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有许多上市公司却将“会计估计变更”...
现在市盈率最低的股票是哪只-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打开证券软件,首页最上方,点击市盈率,点一下是按市盈从高到低排列,点两下是从低到高。这样你可以看到目前最高和最低的市盈股票。市盈率低的都涨不...
如何判断股价是低谷还是高估-LnvpnM48的回答-懂得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0:指该公司盈利为负(因盈利为负,计算市盈率没有意义,所以一般软件显示为“—”)0-13:即价值被低估14-20:即正常水平21-28:...
如何判断股价是低谷还是高估-LenaSong的回答-懂得
低估或高估并不重要,我们无法得到相关信息,就算有这些信息也不一定准确。而且并不是低估了就一定会涨,总之,跌多了就会涨,涨多了就会跌。一般来说,...
原始股可以贷款吗_法律问答—华律网
[回答]在投资领域,原始股票被认为是尚未公开发行并上市的公司所发行的一种证券,理论上其可以作为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担保品。当金融机构对潜在...
股票中的权证股是什么意思?-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你说的是权证吧.权证不是股票,而是一种上市公司对将来某约定时间可对标的股票进行约定价格的买入或者卖出的凭证.分为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