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的2024年:净利润23784亿元,科技人员增加2234人|钛媒体金融

中国银行3月26日晚间公告,2024年全年营收6327.71亿元,同比增1.38%,净利润为2378.4亿元,同比增长2.56%。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现金股利每10股人民币1.216元(税前)。截至2024年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25%,下降0.02个百分点。
定期存款持续增加,利率下降明显
2024年末,中国银行集团资产总计350,612.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291.33亿元,增长8.11%;负债合计321,083.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329.84亿元,增长8.20%;集团吸收存款余额242,025.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955.38亿元,增长5.66%,其中,境内机构吸收存款237,407.7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496.59亿元,增长5.54%;境外机构吸收存款4,618.1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2,618.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0%。存款的稳定增长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支持了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总资产和总负债均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接近,表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模在同步扩张,且增速较为匹配,有利于维持银行的稳健经营。
2024年末,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15,940.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322.89亿元,增长8.18%。其中,境内机构发放贷款和垫款185,145.2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108.60亿元,增长10.84%;境外机构发放贷款和垫款4,237.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795.48亿元,比上年末下降2.53%。贷款规模的增长反映了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力度,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利息收入。
报告期内,境内公司活期存款40,650.5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699.98亿元,平均利率减少34BP;境内公司定期存款43,032.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408.36亿元,平均利率较少13BP;境内个人活期存款30,047.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74.66亿元,平均利率减少6BP;境内个人定期存款59,900.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99.77亿元,平均利率减少28BP。由此可见,存款持续定期化,尽管利率下降是趋势性现象,但公司活期和个人定期存款的利率下调更明显,可粗步推断银行鼓励居民少存定期,多进行消费或者投资。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2024年年报
2024年末,集团金融投资总额83,602.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15.60亿元,增长16.78%,其中,人民币金融投资总额 62,254.91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7,837.14 亿元,增长 14.40%;外币金融投资总额折合2,969.77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545.64 亿美元,增长 22.5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此外,存放中央银行及拆放同业款项余额24,670.7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92.10亿元,增长16.58%,这可能与银行优化资金配置、增加流动性管理有关。2024年末,应付债券余额12,442.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10.00亿元,增长17.15%,这表明银行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非利息收入增长带动利润增长,利息支出增长率远高于利息收入
2024年,集团实现净利润252.71亿元,同比增加63.48亿元,增长2.58%,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7.84亿元,同比增加59.37亿元,增长2.56%,净利润的稳定增长反映了银行在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利息净收入 4,489.34 亿元,同比减少 176.11 亿元,下降 3.77%,利息收入 10,715.39 亿元,同比增加 226.88 亿元,增长 2.16%,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7,453.55亿元,同比减少52.46亿元,下降0.70%,主要是发放贷款和垫款收益率下降,金融投资利息收入2,171.28亿元,同比增加248.35亿元,增长12.92%,主要是投资规模增长带动,存放央行及存拆放同业利息收入1,090.56亿元,同比增加30.99亿元,增长2.92%,主要是存放央行及存拆放同业规模增长带动。
利息支出 6,226.05 亿元,同比增加 402.99 亿元,增长 6.92%,其中,吸收存款利息支出4,574.86亿元,同比增加66.35亿元,增长1.47%,主要是吸收存款规模增长;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1,071.17亿元,同比增加214.39亿元,增长25.02%,主要是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规模增长,且付息率有所上升。发行债券利息支出580.02亿元,同比增加122.25亿元,增长26.71%,主要是发行债券规模增长。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2024年年报
2024年,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811.56 亿元,同比增长15.8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65.90亿元,同比减少22.75亿元,下降2.88%,主要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受托、信用承诺及代理业务等收入减少;其他非利息收入入 1,045.66 亿元,同比增加 270.87 亿元,增长 34.96%,主要是银行主动把握金融市场机遇,投资收益增长较好,以及银行在多元业务拓展和金融创新方面的努力。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2024年年报
2024年,集团净息差1.40%,同比下降19个基点。从资产端看,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下降24个基点,主要是受境内人民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人民币资产收益率下降,但外币资产收益率上升,部分抵消了人民币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影响。境内人民币中长期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在境内人民币发放贷款和垫款中的占比为74.15%;从负债端看,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下降6个基点。
总体不良率微降,消费贷不良率抬升
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687.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5.7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5,391.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8.79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00.60%,比上年末上升8.94个百分点。境内机构不良贷款总额2,160.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7.92亿元,不良贷款率1.17%,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集团关注类贷款余额3,164.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2.23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的1.47%,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和拨备覆盖率的上升,表明银行在资产质量管理和风险防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信用减值损失的减少表明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风险防控能力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末,制造业不良贷款率1.08%,较上年末1.44%下降0.36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余额27,322.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023.33亿元,增长17.27%,可见银行对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加大,且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个人贷款不良率0.97%,较上年末0.76%上升0.21个百分点,其中,住房抵押贷款不良率0.61%,较上年末上升了0.13%,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73%,较上年末下降了0.1%,其他个人贷款不良率1.73%,较上年末上升了0.44%。其他个人不良贷款主要包括消费贷,可初步推断个人贷款不良率的上升可能与经济环境变化、客户还款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2024年年报
金融科技投入与科技人员均有所增加
2024年,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投入238.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6%,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科技投入的增加反映了银行对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视。
2024年末,中国银行科技条线员工14,940人,较上年末增加2,234人,占集团员工总人数比例4.78%,较上年末上升0.54个百分点。金融科技人员的增加,有助于提升银行的科技研发和应用能力。
中国银行在2024年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新增超900个业务场景,涵盖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领域,覆盖超3,000个场景应用,月均执行任务超20万次。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影像识别能力,累计支持超200种票证识别。围绕算力、算法和数据,建立专职队伍并加快大模型技术创新应用,智能研发场景用户超3,600人,使用量达170万次,月均生成代码超133万行。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等各类新技术,在运营管理、精准营销、科技研发等领域节 约人力超8万人月。通过大模型技术,银行能够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优化客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
总体来看,受益于债牛及外币资产收益率上升,中国银行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但存款定期化趋势未改,净息差有继续收窄的可能,据市场预测年内美联储可能会降息2-3次,这势必会影响到中国银行的外币资产收益率,由此可以推断,中国银行2025年可能会面临着不小的盈利压力。(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婧滢,编辑|刘洋雪)
中国银行:锚定人工智能赛道 以金融活水润泽科技创新
中国网财经5月13日讯 在深圳这片跃动着创新基因的热土上,科技之光如春潮涌动。越疆科技的机械臂重构生产线,优必选机器人走进人们的生活,腾讯云技术编织数字世界……科技浪潮奔涌的背后,金融活水正悄然浸润这片沃土。
近期,中国网财经记者前往深圳这座创新之城进行调研,采访腾讯集团、优必选科技、越疆科技、晶泰科技等企业,探访中国银行以金融力量助力科技企业成长背后的故事。
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赋能”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强劲引擎。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赛道”。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邱登介绍称,目前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形成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引领,越疆科技、优必选科技等高成长性企业支撑,大批初创型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2024年末,深圳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独角兽企业6家。
代码助手、智能画图、智能写作……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社会各个领域,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金融的影响,邱登表示,在营销服务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为银行重塑数字化、智能化的营销服务体系,可以基于用户模型开展个性化的推荐与服务;在内部运营层面,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日常运营中大量重复性、标准化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替代;在风险管理层面,人工智能可以运用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推理能力,辅助提高信贷审批的速度和精准度。
“此前最熟练的银行客户经理完成一家企业的尽调报告需要一周时间,而使用腾讯的金融尽调助手可以一键生成,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效率提升了90%以上。”腾讯金融云副总裁王峰介绍称。
据了解,今年2月底,腾讯推出最新版本的混元大模型Turbo S,通过融合新架构、新技术,减少内存占用并显著提升推理速度,参数规模达到了万亿级。腾讯混元大模型是由腾讯全链路自研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具备强大的中文创作能力、复杂语境下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务执行能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记者调研中了解到,中国银行与腾讯集团在公司存款、授信、国内国际资金结算、跨境资金池、员工个人金融服务等诸多业务领域均实现了良好合作。“2003年到2025年,中国银行与腾讯集团一起携手走过了22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的服务网点也跟随着腾讯集团的整体发展进行迁址。我们依托总分行的科技力量,搭建特色的银企直连和线上服务平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助力腾讯集团在人工智能、云技术、即时通讯等领域实现科技转化。”中国银行深圳上步支行副行长黄海称。
黄海进一步表示,在数字金融方面,中国银行将与腾讯集团深化快捷支付、数据资产、反欺诈模型等方面的合作;跨境金融方面,中国银行依托全球化经营优势,为腾讯集团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跨境支付和结售汇等业务,进一步降低交易风险和汇率风险。
破解科技企业“成长周期密码”
取杯、磨豆、萃取、拉花……几十秒的时间,一杯“爱心图案拉花咖啡”就完成了。这位高效率的“咖啡师”是越疆科技生产的咖啡机器人。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授权中国网财经使用)
“这是一台双臂咖啡机,特点是可以制作咖啡拉花,它比人手更稳定、更精准,这也是机器人的优势体现。”越疆科技市场总监谢凯旋向记者介绍称,目前全球大概100个城市有该公司生产的咖啡机器人。
据了解,越疆科技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创新,专注于智能机械臂及其他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2024年12月,越疆科技成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越疆科技首席财务官王勇表示,越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除了做咖啡、冰淇淋、炸油条之外,还应用在工业生产、医疗手术、核工业、科研教育等领域。目前越疆科技已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二、中国出货量第一的协作机器人企业,全球累计出货量超8万台。
从初创企业到成功上市,越疆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银行的金融支持始终如影随形。早在2016年,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便开始服务处于创业初期的越疆科技,并于2019年成为其首批授信合作银行,在企业成长期持续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与综合金融服务,助力越疆科技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此外,在越疆科技拓展海外市场的进程中,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特色,提供涵盖对外投资登记、汇出资本金及海外子公司开户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尤其在企业赴港上市期间,中国银行为其提供国际结算、上市公司登记咨询等跨境金融服务,全方位支持越疆科技的国际化布局。
在优必选科技展厅,记者见到了可以互动握手的熊猫机器人“优悠”、能自主搬运15kg箱子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接入AI大模型有大脑能智能移动操作的人形机器人,还有能语音交互会跳舞的小型人形机器人“悟空”等等。优必选科技于2012年在深圳成立,以人形机器人和AI技术为核心,从伺服舵机研发起步,逐步打造出家庭消费级、商用及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线。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授权中国网财经使用)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于优必选科技成立之初便提供金融服务,2019年通过普惠金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在不断拓展,包括外汇业务、员工持股金融服务、保函业务等,双方授信合作规模也不断提高。
中国银行深圳高新区支行副行长陈铭泽介绍称,2023年,优必选科技在香港上市,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企业定制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包括H股增发、员工股权激励、员工及高管个人服务等,并在今年1月定制中国银行优必选联名银行卡。
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高技术、高不确定性的特征,且缺少传统抵质押物,这种“不看砖头看专利”的企业特性,与传统金融服务体系存在一定错位。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蔡坤表示,为了满足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进行了深入的行业研究,搭建了专属的快速审批通道并且形成专业的风险评估体系。
置身于深圳这座科创先锋城市,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积极发挥国有大行的“头雁”作用,持续深耕科技金融领域,着力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成立科创金融与综合经营部,加强科技金融中心和科技金融特色网点建设,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通过开发“中银科创夸腾系统”、推出“科创贷”等创新金融产品的举措,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打破传统信贷模式的束缚,为轻资产、高成长的科技企业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2000亿元。
为人工智能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从能源领域到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在晶泰科技的自动化实验室,“机器人员工”正在“忙碌”着,它可以7×24小时执行实验并记录数据。晶泰科技财务负责人刘石梅表示,在传统人工操作繁琐耗时的步骤,晶泰科技自动化设备具有明显优势。
晶泰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智能化、自动化驱动的药物研发科技公司,其ID4智能药物研发平台结合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经典药物发现方法相结合,提供崭新的药物研发策略,可以准确预测小分子药物的多种重要特性,提高药物临床前研究的效率与成功率。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2020年,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开始与晶泰科技建立授信合作关系,持续提供资金支持与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晶泰科技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2024年,晶泰科技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之后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中银国际为公司提供ESOP服务方案,包含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管理、跨境资金回流的一站式个人金融综合服务方案。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科创金融与综合经营部总经理余杨介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计划发布支持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未来五年,计划为深圳地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累计提供综合金融支持不少于1000亿元,逐步搭建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成为金融支持深圳服务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区域标杆行,提升“中银科创+”在支持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金融服务口碑及区域影响力。
在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方面,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建立“股权+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集成中银集团AIC股权基金、中银国际和中银证券的境内外投行优势。这一综合服务体系将助力关键核心技术企业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培育产业链“独角兽”和上市企业。
“未来我们将继续紧跟总行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紧密贴合深圳本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全力支持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持续的金融动力。”余杨称。
(责任编辑:朱赫)
相关问答
中银消费金融是哪个网贷?-按揭贷款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中银消费金融不是网贷,它是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旗下有网贷。目前,中银消费金融有信用贷款、商户专享贷以及互联网贷款等等三种系列的...
中国人民银行是金融机构吗-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不是商业性质的。★淘气天尊★的回答有误!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只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对金融机构监督...
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有哪些?-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1.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总部设在北京,是中国...
中国银行存款怎么存?-其他理财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用户如果想在中国银行存款,可以采用柜台存款和ATM存款两种方式,具体分析如下:1.柜台存款:用户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借记卡以及现金,前往中国银行任...
滴滴金融里的新安银行靠谱吗?
1.靠谱2.因为新安银行是由滴滴出行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设立的,滴滴出行作为国内领先的出行平台,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资金实力,金融机构则具备丰富的金...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回答]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
中国银行(香港)的代码是多少
[最佳回答]香港中国银行代码(bankcode)是"012"。最新香港银行编号hongkongbankcodelisthttp://2009gov2010.blogspo...
京东金融存钱安全吗?利息有多高?
京东金融到目前为止都是很安全的,很多业务是其他机构的,比如说基金购买,还有以前很多互联网银行的业务,目前已经下架,还有小金库,也算是货币基金,安全性是...
苏宁金融里的苏宁银行存款安全吗?
苏宁银行存款是安全的。苏宁银行是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的银行,并且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其存款和其他银行一...
货币经纪机构的职能是什么?-红网问答
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货币经纪公司运用现代通讯工具,如直拨电话、寻呼系统、大型屏幕显示和传真技术,为活跃的银行交易厅提供连续的金融市场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