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科技 寒武纪:科技光环下的真实困境与投资争议

用户投稿 4 0

寒武纪:科技光环下的真实困境与投资争议

一、业绩真相:从“亏损王”到“盈利新秀”的矛盾

短期业绩爆发≠长期盈利能力 根据2025年一季报,寒武纪营收同比暴增4230%至11.11亿元,净利润3.55亿元。然而,这种增长主要依赖政府订单国产替代政策窗口期 (如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限售)。2024年全年营收仅11.74亿元,且前五大客户占比高达94.6%,过度依赖单一客户 (如某政府项目贡献79%收入),一旦政策红利消退或订单波动,业绩可能断崖下跌。盈利质量存疑 尽管连续两季度盈利,但现金流持续为负(2025Q1经营性现金流-139.94亿元),且利润增长部分源于存货集中销售 (存货达27.5亿元)。这更像是“财务洗澡”而非真实盈利能力的提升。寒武纪科技 寒武纪:科技光环下的真实困境与投资争议

二、技术实力VS商业落地:国产替代的“理想与现实”

硬核技术的光环 寒武纪确实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MLUarch架构、7nm思元590芯片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并拥有4865项专利。在AI芯片国产化浪潮中,其技术壁垒和政策扶持(如北京对采购国产GPU的企业补贴)使其成为“中国版英伟达”的象征。生态短板致命 对比英伟达200万开发者的CUDA生态,寒武纪NeuWare平台用户不足1万人。软件适配性差 (需人工优化模型)、开发者社区薄弱 ,导致客户迁移成本高。即便芯片性能达标,生态缺失仍可能使其沦为“备胎”。寒武纪科技 寒武纪:科技光环下的真实困境与投资争议

三、估值泡沫:市梦率下的资本博弈

疯狂的高估值逻辑 当前市盈率2251倍、市销率250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电子行业PS均值40倍)。市场给予高溢价的核心逻辑是押注国产替代唯一性 ,而非现有业绩。这种估值与英伟达早期相似,但英伟达有全球生态支撑,而寒武纪依赖政策输血。资本的两面性 一级市场机构(如联想创投、元禾原点)坚守近10年,赌的是“国家战略需求”;二级市场散户则陷入击鼓传花游戏 。2025年一季度股东户数激增16.5%,机构却逢高减持(华夏科创板ETF减持18.16%),暗示专业投资者对长期价值存疑。寒武纪科技 寒武纪:科技光环下的真实困境与投资争议

四、长期持有的三大风险

技术迭代压力 华为昇腾、昆仑芯等对手加速追赶,寒武纪需持续投入研发(2024年研发占比营收91.3%),但现金流紧张可能制约创新速度。若下一代芯片落后,市场份额将被侵蚀。政策依赖症 当前业绩高度绑定政府订单和国产替代政策。一旦中美关系缓和或英伟达恢复供应,寒武纪的“备胎”价值将大打折扣。生态建设难题 从“能用”到“好用”,需吸引开发者、完善工具链。但寒武纪NeuWare平台易用性差,客户更倾向英伟达CUDA生态。若无法突破生态瓶颈,技术优势难以转化为市场统治力。

五、争议背后的时代命题

寒武纪的困境折射出中国硬科技企业的典型矛盾 :技术突破易,商业落地难;政策扶持强,市场竞争力弱。作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它承载着国产替代的集体期待 ,但也面临“估值透支未来”的质疑。

对投资者的启示

短期博弈者 :可关注政策催化(如新基建订单)和技术突破(如5nm芯片量产),但需警惕高波动风险。长期价值投资者 :需看到生态建设实质性进展(如开发者突破10万)、商业化从To G向To B/C扩展,否则当前估值难言安全。

总结 :寒武纪是国产芯片的“希望之星”,也是资本市场的“风险标本”。它能否真正代表中国科技,取决于能否从“政策备胎”蜕变为“市场主角”。

科技股纷纷走低!芯片ETF下跌168%,寒武纪-U下跌374%

寒武纪科技 寒武纪:科技光环下的真实困境与投资争议

5月30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上证指数盘中下跌0.45%,农业、制药、公路等板块涨幅靠前,互联网、休闲用品跌幅居前。芯片板块低迷,截至10:56,芯片ETF(159995)下跌1.68%,成分股华大九天下跌5.13%,寒武纪-U下跌3.74%,北京君正下跌2.63%。部分个股活跃,龙芯中科上涨0.60%,沪硅产业上涨0.21%。

据TechInsights,数据中心和AI处理器的需求越来越多,预计2025年HBM出货量将同比增长70%,并带动DDR5等产品增长;国内方面,字节、阿里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加大AI领域资本开支。

东莞证券表示,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存储原厂纷纷采取减产措施,行业供给格局有望优化。此外,AI基建需求旺盛推动企业级存储需求增长,国内厂商加大布局,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资料显示,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30只成分股集合A股芯片产业中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龙头企业,其中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长电科技、北方华创等。其场外联接基金为,A类:008887;C类:008888。

寒武纪科技 寒武纪:科技光环下的真实困境与投资争议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问答

寒武纪科技有前途吗?

寒武纪科技作为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先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AI芯片和算法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这为寒武纪科技等AI芯片企业...

寒武纪科技创始人?

2016年3月,陈天石与哥哥陈云霁一起合伙创立了寒武纪科技公司。而随着今天寒武纪成功上市,这位年轻创始人的个人财富水涨船高。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现任寒武...

清华灵汐PK中科院寒武纪,哪个未来能够替代英伟达成为全球第一AI芯片公司?

这两个公司不太现实。全面取代NV卡做AI加速的想法是很好,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灵汐不了解,寒武纪目前还是采用的定制化策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优化...

商汤科技和寒武纪哪个厉害?

商汤科技更厉害。商汤的主要发力方向在于智能汽车方向,有比较大的市场应用空间且商汤的商用落地做得更好,寒武纪的芯片,目前为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限,落地...

澜起科技和寒武纪是竞争对手吗?

澜起科技和寒武纪是竞争对手!还可以,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是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